第300章心战博弈:悟者不败,术者终输

        双方僵持半月后,嬴烈祭出杀招:将俘获的楚军士兵绑至阵前,扬言“不降者,明日斩于关下”。他想借“杀俘”震慑楚军,却忘了《武侯兵要》“心战篇”的真谛——人心向背在利害,不在杀戮。

        楚凡得知后,连夜写了数百封家书,让细作射入秦军大营。信中写道:“汝等父母妻儿皆在关中,秦王借汝等性命争权,若战死,家眷无依;若归降,楚军护汝家宅周全。”

        同时,他命人在关前竖起木牌,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已护关中百姓粮田”的名单,连秦军将领的祖坟都标注“已派人修缮”。

        秦军阵中开始骚动。年轻士兵摸着家书落泪,老兵望着木牌上的乡名沉默——嬴烈靠“赏银”拢住的军心,在“护家”的软肋前不堪一击。

        楚怀瑾趁机领兵出关挑战,秦军士兵竟有不少临阵倒戈。嬴烈看着溃散的阵脚,终于明白:自己学了“控势”“借权”的术,却没吃透“心战”的魂——楚凡击中的,正是“幼者念亲,壮者念家”的人心要害。

        秦军大败,退守咸阳。嬴烈在残破的中军帐内重读《武侯兵要》,终于看懂楚凡的破局之道:他借流言乱朝堂之权,破了“借权篇”;以“粮足示稳”反制藏锋,破了“控势篇”;用家书与乡名动摇军心,破了“心战篇”。而自己虽照搬兵法,却忘了“势在人为,心可变势”的根本。

        函谷关城头,楚怀瑾看着秦军退去的方向,感慨:“秦王学了兵法,却输在了只学术,不学道。”

        楚凡望着手中的《武侯兵要》竹简,轻轻合上:“兵要的真谛从不是赢,是不败。嬴烈想靠兵法杀尽对手,却忘了‘止杀篇’的告诫——让对手不敢杀你,不如让对手不想与你为敌。”

        三日后,楚怀瑾终是按捺不住。他看着秦军连日缩营不出,又听闻秦王叶嬴烈在帐中“卧病不起”,认定这是奇袭良机,连夜请命:“末将愿率十五万精锐夜袭秦营,定能直捣中军!”

        楚凡蹙眉劝阻:“秦军退而不乱,恐有诈,此乃‘藏锋篇’‘示怯而蓄势’之术。”但楚怀瑾见秦军阵中炊烟渐稀,坚信对方粮尽兵疲,执意出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