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礼制又不得不守,按照程序,官员此时要上书陈情,表示心中哀切不能视事,由衷要求回乡守孝。
        除非皇上早就看他不顺眼,想让他滚蛋却抓不住把柄,否则按照惯例,皇上也会下诏夺情。
        所谓夺情,就是以忠情夺孝情,让官员带孝留任,继续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云云。
        某朝有位宰相姓李,这位李相权倾朝野时恰逢丁忧,便按惯例上书陈情,然后被皇上夺情留任,当时没人有异议。
        多年后待到他获罪下狱垮台时,又有很多人跳出来骂他不孝。因为按照故例,陈情要上书三次,三请三夺之后不得以留任,才算真正的孝道。
        而这位李相当年只上书了一次,皇上下诏夺情,他很痛快地就答应留任了,只有一请一夺而已,这分明就是因眷恋权位而不孝!
        那么逃情术又是怎么回事呢?假如想辞官辞不掉,就可以用上了。
        它能用到的场合可不仅是丁忧,假如被皇上指派了什么任务,不想干但又没法直接抗命,那就装病。
        这病什么太医都看不了,反正就是昏迷不醒,肯定是不能再干活了。
        逃情术虽有这样的典故,但谁也不会为了这么无聊的用途,专创一种术法,其实它也是一种辅助修行的手段,可以洗炼心神助其纯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