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玄幻小说 > 隐蛾 >
        有,当然有,而且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非常重要实用价值。

        通过经学的改造,使儒学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治理工具,在农耕文明的环境下,它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秩序稳定。

        它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法,能从家庭、宗族到国家层面,实现稳定的治理结构,形成普遍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观体系,进而在潜意识中维系民族认同与天下一统。

        顺便再插一句,先秦之后的天下一统,当然也有法家的贡献。

        比如郡县制、统一文字与度量衡,主要也是法家的成果。它成了一种保障的形式,而儒学则是形式中填充的内容。

        汉代经学对儒家子学的改造过程中,很可能也有法家学者的参与,因为经学中加入的“尊君驭民”思想,带有明显的法家痕迹。

        《论语》中有一句话,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出现得非常突兀,因为它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更具体地说是商鞅的思想。

        当然了,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注疏,都是汉代经学家的记录,近代又有人对它的断句以及释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儒家子学不是法家,又有点跑题了,再拉回来。

        经学对子学的改造,重点是改造出了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内容,但仍然保留了儒学中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内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