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玄幻小说 > 隐蛾 >
        至于被工具化的礼教体系,就让它随着旧时代一起埋葬吧。

        文明复兴伴随着文化复兴,文化传统中那些优秀的思想内核,要赋予它符合这个时代精神的、更积极地内涵,是我们这些后人的责任。

        最后一个问题,对现代中国而言,我们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对它进行本土化改造,这种思想的土壤从何来?

        讲到这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首先在我们的文化传统意识底层中,一直就有着对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的追求,它不是宗教描述的天堂,就是人间社会。

        这种思想觉悟,最早就是儒家子学所启发的。

        马克思主义恰恰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不仅有详细的理论体系,还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它就像一部操作说明书。

        在理论与实践发生偏差时,我们也能回过头于传统智慧中寻找答案,比如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世界上其他的很多地方,并没有这样的思想土壤,至少现在还没有。

        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这么多了。

        最后做一下总结,今天讲的主要是儒家的子学,而且只是子学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重点是格物致知。整个儒学体系深奥繁杂,远不是我所能讲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