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喜峰口!

        故称卢龙塞,是燕山山脉东段的一个重要隘口,明朝建立后,这里成为了北平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北方与草原诸部落之间的分界线。

        朱雄英把燕军丘福换成了淮西老将永平侯谢成,除了个人能力外,更多的还是不太放心,不是不放心燕藩的人,而是这地方实在太重要了,万不能有失。

        鞑靼先锋部队三千人隐藏在燕山之中,果然和郭英,耿炳文所料的一样,出现在古北口的敌人只是数百人小股部队,根据探马回报,大部分士兵正在向东移动,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喜峰口,之后下蓟县,直逼北平城。

        昨日凌晨,鞑靼先锋部队以大雾做掩护,准备偷袭喜峰口,结果被洪武大炮轰了回去,连城墙都没摸到。

        喜峰口外围主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由石块从里到外整体码堆而成,中心竖有一两丈高城楼,本来就难以攻克,如今又有谢成镇守,关口处还有十遵洪武大炮,别说三千人,就是来三万人,那也是白瞎,除了送死,什么都做不了。

        不过,谢成并没有开城门追击敌人,太孙给他的任务是镇守喜峰口,他给太孙保证,关在人在,关破人亡,防守也是最好的进攻。

        作为开国老将,谢成生性谨慎,用兵沉稳,一直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太孙亲自点他的将,自己不敢大意。

        入夜,谢成带着亲兵亲自登上城楼,巡视城防,检查火器,特别是洪武大炮这种利器,万不能有一丝大意。

        “小子,多大了?”

        谢成亲自帮助一名年轻的士兵戴正头盔,整理身上的盔甲,询问着士兵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