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天气回暖,百姓也要开始农耕。
而皇家自然也不例外,老爷子出身贫寒,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大明开国的第二年,即下令在应天府皇城西南,仿唐宋时期的规制,建造了先农坛,并首次确定皇家耤田的面积为一亩三分地。
祭祀农神,是古代农业文明变迁的产物,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典礼。
老爷子是最喜欢种地的皇帝,他已经把种地当成一种本分,虽然当了三十年的皇帝,但骨子里始终把自己当成凤阳县太平乡孤庄村的农民。
朱雄英即位后还没有举行过农耕大典,去年因为忙于计划新政而耽误,今年无论如何都要举行。
经过司天监的推演,立春后的第六日就是吉日,最终礼部定下,永兴二年二月十日辰时一刻正式举行农耕大典。
所谓的农耕大典,过程极为复杂,除了祭祀农神之外,皇帝还要长篇大论的讲耕,之后就是亲身躬耕,右手扶耒,左手执鞭,在大臣的协助下,开始行耕耤礼。
朝廷的重要官员紧随其后,负责播种。
皇帝亲身躬耕既是为官员重农务本作出了示范,也为天下百姓辛勤耕耘树立了榜样。
可这次农耕大典,朱雄英却不打算这么搞,所谓的讲耕,就是皇帝本人和礼官给百姓讲解种地的重要性,如何去种地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