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书院坐落于江南北,号称江南第一书院,始建于宋代,科举圣人朱熹曾多次来此地讲学,享誉盛名。

        元末之时,天下大乱,书院逐渐落寞,虽没有毁于战火,但也变得破旧不堪,鲜有人来此读书,大明开国后,天下大势逐渐变得稳定下来,这里也得到了江南豪强的修缮,吸引大批人来此读书。

        据说在桐庐书院读书的有许多寒门子弟,不仅有名师指点,吃住也不花钱。

        一位身穿青色长衫,头戴儒冠,手持书卷,须发皆白的老儒生站在状元桥上,静静的看着桐江之水缓缓流淌,倾听着书院内传来阵阵读书声,神情虽然祥和,却始终带着一丝忧虑。

        没一会儿,书院的上百名学子们捧着书卷走了过来,看到桥上的老者,纷纷停下恭敬行礼。

        “学生见过辅臣先生!”

        老者微微点头回礼,这些都是去年江南各地乡试的秀才,还有一部分是贡生,仰慕桐庐书院的名声,以及这位左先生的才华,纷纷前来听讲。

        老儒生姓左,名字不知,自号辅臣,无人知其年纪,不过看样子至少有七八十岁,学院的学子都称呼他为左先生,其他先生则称他为大先生。

        这位左辅臣大先生在大明开国之初就在书院教书,如今已过去三十年了,据说门生无数,培养了一大批举人,有人甚至都做到了侍郎,御史,布政使的高位。

        至于翰林院学士,知府,县令……简直数不胜数,说是桃李天下,一点都不为过。

        正因为这位大先生教书有一套,才吸引许多学子前来求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