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传胪大典于奉天殿前举行。

        由于此次是南北两榜一同取士,所以朝廷何在的重视,先是司天监选定黄道吉日,再由礼部鸿胪寺官于当日设黄案于殿前,文武各官在丹墀内,都身穿朝服,按品级排位,诸进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

        周围全是盔甲鲜明,刀锋剑利,威武不凡的皇宫侍卫,而大殿前则是清一色佩戴飞鱼服,绣春刀,手持盾牌的锦衣卫,他们是保护皇帝的重要力量。

        朱雄英破天荒穿上了只有传位,祭祖等重要大典才会穿的十二疏冕服,盛装出场,由此可见对此次传胪的重视。

        太子朱文珏老实跟在身后,穿的是九疏的冕服。

        三叩九拜过后,韶乐响起,鞭炮齐鸣,大典礼官,礼部尚书王钝开始宣制。

        永兴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随后就是唱名次和人名。

        由于是两榜点士,进士也自然分成了两列。

        左边是春榜,后来改成了南榜,排在首位的是年近半百的南榜一甲第一名状元陈安,之后是第二名尹昌隆,第三名原本是刘士鄂,后来涉及南北榜案,被划掉名次,改成宋琮。

        右边是夏榜,也就是恩科北榜,分别是韩克忠,王恕,焦胜。

        唱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