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军校的选址,是朱雄英带着一些武军都督府的武官亲自挑选的,最终选为紫金山和玄武湖之间。
朱雄英听后连连点头,喝了口茶,继续问道:“军校的框架,你准备如何搭建?”
傅友文思考片刻,继续说道:“回陛下,臣询问过朝中的几位国公和老将,臣认为可参照国子监进行官员任命,军校设一名主官,正三品,坐镇军校,需用武官,最好是德高望重,战功赫赫,有资历且能服众的国公担任,两名副官,正四品,执掌两楼,由于需要处理军校大小事务,需用文官为好,同样需要用资历老的臣子!”
“下属四院设四名小主官,四名副官,主为武,副为文,用于管理和教学,其他需要看守管理之处,设若干官吏,可用从战场上下的伤残老兵担任,也算是朝廷对这些出生入死将士的优待,更显陛下皇恩浩荡!”
看得出来,傅友文确实对军校的事尽心尽力,说起来也是没有任何犹豫,朱雄英很是满意,说道:“你做的不错,官职可有考虑?”
傅友文欲言又止的说道:“臣确实想了一些,就是,,,就是不知是否符合圣意!”
朱雄英坦然道:“那就说说吧!”
傅友文继续说道:“臣认为,军校和国子监一样,都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不过是文武之分罢了,军校可定名为司马院,既然是始于陛下圣意,这个主官自然也要由陛下担任,为上大司马,而司马院的学生也可称天子门生,将来这些司马院的学生也更加对陛下忠心,不过,陛下还要忙于朝政,这个上大司马只是名义上!”
这些话算是说到朱雄英心坎里去了,司马院是培养武将的最高学府,必须要和皇权绑在一起,天子门生的含金量非常高,有了这层名义上的名分,也让这些从司马院走出去的军官对皇帝忠心耿耿。
“陛下,司马院实际上的主官,可设一个大司马职位!”
大司马,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官职,始于西周,汉武帝于元狩四年置大司马,以代太尉之权,后汉光武帝为了削弱三公权力,将大司马改为太尉,到了东汉末年,大司马与三公并设,位在三公之上,南北朝或置或不置。
大司马,简单说,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到了明朝,没有什么大司马,原本大司马的权力一分为二,就是现在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