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右政丞金士衡趁机站出来说道:“君上,明军势大,又有蓝玉统兵,加上洪武大炮这种神兵利器,我高丽怎能抵挡的住啊,臣谏言,不如降了吧,也免得刀兵之苦,百姓涂炭啊!”

        左政丞赵浚附和道:“君上,明国天朝,一京十四行省,带甲百万有余,又有无数战将,绝非我高丽小国可比啊,若是拼命抵抗,恐有灭国之危,请君上以社稷百姓为重啊!”

        自从郑传道,南誾这些主战派的人死后,高丽朝廷上的士大夫,已经全被求和派占据。

        高丽和大明对抗,几乎就是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对于他们这些世家,门阀,士大夫来说,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王氏也好,李氏也罢,谁当这个高丽国君都无所谓。

        李成桂神情凝重,有些犹豫,他年轻的时候,率军击退潘诚率领的二十万红巾军,立下威名,也击败过盘踞在辽东的前元纳哈出,也曾经多次斩杀倭寇,立下赫赫战功,一时名声大振,也堪称一代名将。

        可他现在已经老了,六十多岁的高龄了,加上重病缠身,早已力不从心,自然也没了当年的豪情。

        李成桂心中十分矛盾,他不想投降,一个国公之位哪里比得上在高丽当王,他也不想打,千里长城之战,已经证明明军的实力。

        十万兵马,蓝玉,洪武大炮,这三个加在一起足以踏平高丽。

        “兴安大君,你认为我们高丽该当如何?”

        兴安大君叫李济,是王氏权臣李仁任的侄子,也是他的长女婿,

        李成桂通过和庆州金氏,东州崔氏,骊兴闵氏等世家贵族联姻,成功融入了高丽上层贵族的圈子,从而巩固了他在高丽统治中的地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