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辖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辖第七军团,司令廖磊;第十五集团军,司令陈诚;辖第十六军团,司令罗卓英;第廿三军团,司令刘建绪;第廿三集团军,司令刘湘;辖第廿四军团,司令唐式遵;第廿五军团,司令潘文华;

        听着是不是很牛逼?手底下指挥着,三大集团军,总兵力超过二十万大军,绝对算得上中日交战双方战场上重要人物。

        可是,也不看看第八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的司令是谁。

        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在北伐时即为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后来更是升任集团军军长,在国民革命军中亦属于一代名将式的人物,虽对光头大佬并不是说是铁杆追随者,但以这位在军中的资历,想让他听从刘湘这样一个省内军阀调派,却是极难。

        而那位职权更大的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官的陈上将,更是国府土木系中坚,也是光头大佬的左膀右臂人物,与其说是让其来帮刘湘,不如说是来牵制刘湘的。

        说白了,刘湘能指挥的,还是属于他麾下的川军第23集团军那些人。

        而之所以划了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第七战区司令官给刘湘,在刘浪看来,还是光头大佬稍显狭窄的心胸在作祟,那是他对于两年多以前刘湘对其不满顶撞的报复。

        1935年,光头大佬为了掌握川、康两省实权,以协助川军追剿长征的红军为名,先派智囊人物贺国光率领参谋团入驻重庆,后又帮助刘湘统一川康为借口,带上顾祝同、杨永泰等人,亲自到四川主持工作,这让好不容易才获得四川统治权的新科四川王刘湘自然很是不爽,矛盾也因此公开化。

        如果不是刘浪的存在,在曾经的时空中,刘湘更是在36年那次事变中,甚至计划响应“何上将派飞机去西安轰炸,逼迫张杀大佬”的行动,只是军事部署还没有完成,事变就和平解决了。

        就算这个时空中,刘湘听从了刘浪的建议,做出了支持和平解决的决定,但光头大佬依旧还是未放弃旧怨,依旧安排病中的刘湘担任了所谓第七战区司令官的决定。

        淞沪若败,首都南京之前一片平坦,无险可守,谁当这个守卫首都的战区司令官,无疑都是个背锅的悲剧角色。更何况,这个战区司令官,能有效指挥的部队,不过是一个集团军罢了。

        第1314章迟到的新婚礼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