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的位置,为了威慑四行仓库里的中国守军,他们可是各囤积了近十个机枪小组和掷弹筒组以及大量步兵,如果冲击波把那帮家伙都一锅端的话。。。。。。
恐怕,棒槌联队从此,就变成真正的棒槌联队了,只能拿着步枪上战场了。
其实,在这种野地上,就算是冲击波再凶猛,其主要能量也是向天空喷溅,能沿着战壕逸散的能量顶多也只有四分之一。而野战战壕,本来应该挖成曲里拐弯,就是要利用各种拐角来减弱各种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冲击。谁若是以为战壕就应该向电视剧中笔直的一条沟渠一样,那谁就是大傻叉,那若是掉个炸弹下来,能把整条战壕的人都给生生震毙。
200公斤当量的炸药,如果在构筑完善的野战战壕面前,绝不至于狂冲如此之远。可棒槌们真的就是这么棒槌了,他们修筑到仓库最前沿的野战战壕虽然带点弯儿,但从整体上来看,绝对算得上平直,就和他们在北方的盐碱地上种田一样,有口子形,有井字形,无论横看竖看都是“二”。
第1420章就是这么“丧心病狂”
倒不是说这帮棒槌们不懂军事常识,好歹指导他们挖掘的也是日军正规工兵,但偏偏是唱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胁板次郎大佐军令已下,必须赶在日落之前将野战战壕向仓库掘进至40米的位置。
他们挖了快六个小时,也总共不过挖了80米,在剩下2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要向前掘进四十米,棒槌土拨鼠们也很无奈啊!军令,是无法违抗的,那只能质量上稍微减减呗!加上中国人的迫击炮已经不可能攻击这么近距离的战壕,于是,棒槌土拨鼠们主动减少了那些费时费力的弯道放爆炸冲击波设计,将野战战壕修筑的很平直很美观。
这,也很符合棒槌们的审美观。
于是,横竖都是“二”的野战战壕就成为冲击波最好的发泄渠道,犹如奔腾的野马,毫无阻碍的狂飙突进,若不是80米后的战壕还算规整,拥有该有的各类拐角削弱冲击波的力道,部署在200米后的那些机枪掷弹筒小组绝对也要被一锅端。
日军这边怎么一个惨字了得,哀鸿片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