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她们就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人要远比大剧院里来得更多,他们没有西装革履没有皮鞋崭亮,他们没有多少吴侬软语也没有多少温文尔雅,他们的口音南腔北调,他们骂人的话也是粗鲁不堪,但他们,不像那些男人,把目光贪婪的停留在她们的胸前或是大腿根处,他们或许目光也会偶然停驻,然后便惊慌失措面红耳赤的逃开。

        这些歌女们甚至在踏鼓而歌后,能感觉到数万道目光凝聚的尊敬,那是,她们在大剧院里的聚光灯下永远也无法获得的。无数双盯着她们身体的男人,目光中汇聚的永远是贪婪和占有。

        对面,是几百个中国男人,为了他们背后无数的老人和孩子以及女人,在和日寇浴血搏杀,背后,是几万中国男人,跟着自己一起奋力高歌,他们犹如看向自己姐妹一样的目光,让这些混迹于欢乐场早已麻木的心,活了。

        原来,她们,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被尊敬被爱。她们,也能爱,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可以说,不光是老周和黄包车夫,也不光是青衣歌女,这一周的时间,是对来此地的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场心灵之旅。

        可是,美好的旅行结束了,日寇终究占领了此处所有人的图腾之地,他们,用近乎羞辱的手段,在曾经高高飘扬起国旗的地方,升起了他们的丑陋无比的军旗。

        女人们,在哭泣,男人们狠狠地捂着脸,孩童站在父母的身后,茫然失措。

        都说,女人,其实要比男人更坚韧。很多人不承认,但事实是,十几名青衣歌女虽然泪流满面,但依旧唱出了第一天她们来此地就唱出的歌,对着四行仓库楼顶日军嚣张而得意的脸,对着冉冉升起的第36步兵联队军旗:“大刀,向着鬼子们头上砍去!”

        你们是赢了,但那又怎样?我们,不认输。十几个女人,反而成了这一刻率先发出“不认输”宣言的主力军。

        先是她们在唱,继而,粽子脑袋老周声嘶力竭的跟着大吼,黄包车夫大吼,三名军官泪眼模糊的轻声相和,所有中国人相和,虽然低沉悲怆,但歌声,异常坚定。

        胁板次郎得意的脸色微微有些僵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