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俞献诚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却是应声领命。

        陆军中将的目光这才转向一边同样是一身戎装的美女记者柳雪原,严肃的脸上竭力挤出一丝微笑,冲柳雪原伸出手道:“柳记者的大名,郭某早已听闻许久,而您的锦绣文章更是成为我全军官兵参战前必听之文章,今日倒是郭某和弟兄们有幸,能见到真人了。”

        柳雪原有些矜持的伸出小手,和陆军中将虚握一下,脸上带着笃定的微笑:“郭军长谬赞了,雪原不过只是用笔将我中华将士同日寇血战之景真实记录,真正值得尊敬的,还是那些以生命包围国家和民族的将士们,包括您和43军官兵们,都是我中华全族最值得尊敬的人。”

        柳雪原也早已不是四年前初出茅庐的小记者,她切身经历过战火,也见识过不少大人物,知道该怎么和这些带兵的将军们打交道。尤其是临来之前,刘浪已经特意交待过,这位43军军长的个性特点以及他的抗战决心。她自然不会吝啬于自己的夸奖。

        虽然,这位率领着大军从贵阳出发一路走到长沙再由水路至武汉南京最终没能赶上火车,又靠着一双铁脚板硬生生走到淞沪却没来得及参战的将军还没用战火考验他的决心,但从其步行千里也不惜参战的表现来看,他就值得让人尊敬。

        更何况,他还是刘团座专门交待过的,是这个时代最令人值得尊敬的陆军将领之一。她知道,刘浪在看人方面,从未出错。

        那当然了,虽然刘浪在这个时代不过是个26岁的年轻人,放在未来也不过是个嘴上无毛的愣头青,但历史的书卷,却注定让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80余年的经验和智慧。

        历史上,对郭汝栋这位迎接红色部队进入蓉城的将军评价并不多,但其指挥的第43军麾下仅有的那个被称为26师的步兵师,却是赞誉有加。

        整个第26师甚至已经被做为出川的数十万川军的旗帜之一,因为其在淞沪战场一战,整个战争初期赶赴战场被其余诸军戏称之为“双枪军”的川军被所有人正视,包括他们的对手日本人。而这,用的却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

        用1938年3月军事委员会武汉军事会议检讨第一期作战得失,对师被评为淞沪会战战绩最佳的五个师之一26师的定语所说的:其作战之顽强牺牲之惨烈,足以彪炳史册。

        而所说的顽强和惨烈,是什么呢?除去辅助部队和壮丁,全师参战的5000战斗兵种只有600人站着走出阵地,4名团长中阵亡2人,14名营长伤亡13人,几乎是,十不存一。

        第1454章死后愿做沙场鬼,生前不作故乡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