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的印象中,也只有在撒丁王国最富裕的波河平原上,一座两万余人的小市镇才有可能一下子拿出来供给六千余人军队所需的食物与酒水,这还得是在丰收之年才能做到。

        对于这些本就出身底层的撒丁平民来说,如果真的能够在三年后成为一名科西嘉自由民,那似乎要比待在军队中受到军官老爷们颐指气使要好上许多。

        一想到这里,许多撒丁士兵的脸上反而浮现出了期待与希冀的神色。

        劳伦斯见状也是微微叹了口气,他之所以没有对这些撒丁战俘赶尽杀绝,也是因为他心里清楚,战争本质上依然是上位者的游戏,这些士兵本质上也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棋子罢了。

        这些所谓的士兵在几年前,甚至是几个月之前,他们也许就和在场的科西嘉镇民们没什么两样。

        他们大都是撒丁王国境内苟延残喘的佃户或农奴,因为受到征兵官的威逼利诱,便被迫加入了行伍,接受了几个星期的训练,从此便被授予了士兵的身份。

        对于仅仅是奉命行事,而没有犯下额外暴行的撒丁士兵,劳伦斯也不愿意将其屠戮殆尽。

        当然,劳伦斯之所以还要将这批撒丁战俘融入进科西嘉的社会之中,实质上也是为了一个更加长远的目标——整合撒丁岛,建立科西嘉与撒丁的共同民族认同,甚而是在将来建立全意大利统一的民族认同。

        既然是以全意大利的统一复兴为目标,那么不论是撒丁人还是萨伏伊人,在劳伦斯眼中都是将要被整合进意大利人这一称呼中的民族同胞,而他也就更没有必要对无辜的战俘进行多余的屠戮了。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