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从来没有见过桂王长论,颇为意外,皇家还真是藏龙卧虎。

        朱慈炅听懂了桂王的意思。你朱慈炅还没有长大,你这么小,万一哪天嘎了,你封个吴王,还是出自福藩的,那皇位归属怎么弄?

        朱常灜没有说的是,不管你朱慈炅是真心也好,试探也罢,老三是绝对不会上当的,你敢硬来,说不定他敢把他儿子掐死。

        朱慈炅沉默了。

        他的想法是,削藩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点残酷的,对宗亲很是无情。他只是单纯想弄点宗亲温情的大事出来,比如,与朱标系的全面和解,中和下后续影响。

        在朱慈炅看来,这是代价极低的口惠,在他权力稳固的背景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利害。

        但这个事确实够大,反而有点不好弄了,他忽略了自己的年龄。福王桂王仅仅是一个世子附祭东陵就双双来堵自己的门,朱慈炅的和解连招更是不可能。

        两人都是朱慈炅亲封的辅政亲王,政治敏感性的确不差。朱慈炅想要的实惠成本不是他想象的极低,反而是极大,因为名之重,重于泰山。

        在南北辅政亲王的眼里,没有什么现实主义,这不是什么短视,而是真正的长视。

        这是一个极为重视名的时代,不是朱慈炅经历过的那个唯利是图的时代,南北辅政亲王的反对,更契合这个时代。

        这的确是古今思维的碰撞,朱慈炅输了,但朱慈炅并没有什么沮丧气馁,他本来就不重视这件事,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亲王的更多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