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铮所在的业余赛事组,实力鱼龙混杂。虽不乏棋力高绝者,但更多的还是棋力普通的棋友。
这两日他势如破竹,基本上全是十来手杀死比赛。这也导致杨铮成为业余比赛的夺冠热门。
叶凡对于业余比赛也有所了解,在他眼里,业余比赛难度不高,虽有一些下了一辈子棋的老前辈,但这些老前辈年岁太大,体力远不如年轻人。而年轻一代的业余棋手基本上都是ai棋谱棋手,模仿的能力是有,但更多下出来的棋局都是“照猫画虎”,虎头蛇尾。
也毕竟,将ai棋谱转换为自己棋力所需要的时间很长,长到棋手必须要先学会耐得住的寂寞。
30碰撞
可这世间诱惑太多,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大多都有着职业的目标。
叶凡也算厚道,虽然二人多年未见,初中时期的情分早随着时间流逝过半,但他也大方的分享着自己对于人工智能棋谱棋手的看法。
作为一个一直研究人工智能棋谱的职业棋手,他的经验不仅丰富,还很独特。别看他才三十来岁,多年的积累也让他拥有超越年纪的洞察力。
而他的观点也很简单,便是遇见ai棋谱棋手,那就必须要在前期顺着他的节奏来,然后再在中局找机会变招,去打乱对方所有布局的节奏。
叶凡的分享,与这几日杨铮的研究不谋而合,更让杨铮意识到叶凡似乎是想要与他分享点真玩意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