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透过号舍低矮的门向外望去,只见无数个如同蜂巢般的格子间里,已经坐满了或安静等待、或最后默诵、或紧张张望的考生。
        有鬓角花白、皱纹深刻的老者,显然已是屡试不中,仍在苦苦挣扎;也有须髯齐整、端坐如常的中年士人;也偶尔有几个面色稚嫩、眼神中带着惶恐与期待的青年。
        人生百态,尽汇于此。一场考试,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与梦想。
        “铛——!”
        一声悠长而肃穆的锣响划破贡院上空的寂静,乡试正式开始了!
        差役们抱着厚厚的试卷,穿梭于号舍之间的甬道,将一叠叠散发着墨香的试卷分发到每个学子手中。
        王明远沉心静气,先快速浏览了一遍所有题目。
        大雍朝的乡试题量极大,囊括经义、论判、诏诰表、策论、诗赋、算学六大类,需连考七日,是对学识、体力、心性的极致考验。
        但他细细看下来,心中反而渐渐安定。
        首先是重中之重的四书五经义题。这是根基,也是评判考生儒学修养和八股功底的核心。
        四书题三道,分别出自《论语》、《大学》、《中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