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的这个“四”,把利州路分割成了利州西路、利州中路和利州东路。

        下边的这个“川”,川西是成都府路(原益州路),中间是潼川府路(原梓州路),东面是夔州路。

        川西的成都府路,现任的经略安抚使是乔贞。

        年底的时候朝廷有消息传出来,左谏议大夫杨沅屡上奏疏针砭时弊,往往切中要害,官家甚喜之。

        今年杨沅的考课评价又是上上等,官家遂提擢杨沅为右谏议大夫,紫袍金鱼,甚是威风。

        隆兴三年年初,现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告老还乡,官家又对杨沅委以重任,以其继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

        现在的潼川路和原本的潼川路下辖州府已经不尽相同了。

        由于川北利州路上的三帅臣,实际上控制着原陕南的一部分州府,所以在这一年的陆续调整当中,利州南部的一些府县,划给了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

        相应的,成都府路、潼川路和夔州路南部一部分后世当属于云南等地区的府县,则提前划分了出去。

        因此,现在的潼川府路的北界,已经纳入了阆中、广元,以剑门为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