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联系好几个寻豆师做专访,以为他们会闻着味倾巢出动,她连选题都想好了——东非掘金奇迹之旅,挖掘神秘瑰夏无限可能。

        结果最近他们一个个都耐着性子,按兵不动。她仅剩的认识的在追这豆的季夏又不让写。她愁得头发都多掉了一把。

        “说不定真是因为睿帝出手了。”她若有所思,在那头噼里啪啦敲着键盘,“且让我打听打听。”

        季夏叼着快面包出门,捏着手机跟她分析,“有道理。其实可以理解,本来这豆寻下来前后成本算下来性价比就不高,如果真被睿帝盯上,就更难办。”

        她早猜到,大部分同行看到如此模糊不清的产地信息,应该都第一时间打了退堂鼓。

        原本咖啡豆的可溯源性就是多年来咖啡各界努力的目标。很多豆子无名无姓,被处理厂统一收购,最后标签一通乱打。耶加雪啡有名,就偷梁换柱打上耶加雪啡的标,瑰夏好卖就贴瑰夏。

        好不容易近几年有所改善,但清晰的溯源系统仍然亟待普及。

        这款豆已经被送去基因测序,除了知道大概率是瑰夏亚种,目前只公布了少得可怜的信息。

        至于哪个区域哪个村哪个处理厂什么代理商,一概不知。

        挖这些模棱两可的资料再费心思联系、杯测、谈判、采购的时间,完全足够采购10款其他优质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