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说完,林深却懂了。那些曾被视为地球能源救星的氦-3,如今要被用来推动人类驶向更遥远的星空。生存的逻辑在这里转了个弯——不是为了守住现有的家园,而是为了寻找新的可能。
通讯器突然响起刺耳的蜂鸣。“核心舱段脱离成功!“控制员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天宫Ⅶ主结构已分离,正在进行轨道修正!“
林深和夏晴同时冲向观察窗。全息投影里,原本连成一体的空间站正裂开一道银线。主舱段缓缓脱离,太阳能板在真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朵被风掀开的金属花。残留的实验舱、居住舱则如星尘般散向地球,最终将在大气层中燃成流星。
“那是植物培养舱。“林深指着其中一个正在翻滚的模块,“我记得里面还有半舱蓝花楹种子。“
夏晴转头看他,目光柔和了一瞬。“所以我们要带更多种子去。“她举起战术平板,上面是方舟号的设计图,核心舱段的位置标着“生态区“,旁边备注着“蓝花楹、地球松、织梦族星苔“。
警报声再次响起时,林深正站在月面运输通道口。氦-3燃料罐的运输车从他面前驶过,轮胎碾过月尘的沙沙声像极了地球雨天的落叶。运输车后跟着一队工程机器人,它们的机械臂上缠着蓝白相间的缎带——那是参与建造的三十七个国家的代表色。
“教授!“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跑过来,手里举着块巴掌大的金属片,“在核心舱段的废料里找到的,是天宫Ⅶ的首批舱壁钢。“
金属片上刻着一行小字:“2035.7.15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我们的第一步“。林深摩挲着那些凹痕,突然想起艾弥尔残留的情绪——像春天的风,带着温暖的震颤。
“要把它放进方舟号的记忆舱吗?“工程师问。
林深点头。记忆舱是他提议设立的,专门存放各文明接触的信物:织梦族的光茧碎片、猎星者的合金残片、地球各文明的代表性物品。他曾在设计会上说:“星舰不仅要装燃料和引擎,更要装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