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他看上眼的学生自然不是庸才,如果正常科举的话,或许没有几个能考得功名,但如果是做官的话,那肯定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

        “好,我这就去杨家村!”

        陆妙书立即应道,随后退出书房,先安排家中的管家收拾行李,准备三天后前往重山关,借着又带着几个随从骑马去了杨家村。

        其实陆妙书的能力也很不错,他是陆文渊的长子,一直都跟在陆文渊身边,帮着陆文渊处理一些公务,经验十分丰富。

        以他的能力,足以担任一地主官,知府、知州都是没有问题的。

        若是再自己主政几年,差不多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除了陆妙书外,陆文渊的次子陆妙文更是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若不是世道太乱,他今年应该入京赶考的。

        杨家村距离清河镇很近,步行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到了,骑马更快,一路小跑,不到两刻钟,陆妙书就来到了杨家村。

        如今的杨家村已然大变样,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小村子。

        说是杨家村,其实更像是一个镇子,比之清河镇规模还大,而且杨家村还建造了很多亭台楼阁,只是建筑风格有些粗犷,不如那些大城内的建筑精致。

        而杨家村标志性建筑物是文武藏书楼,两座楼阁足足有六丈高,有七层,并肩而立,在杨家村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