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欧罗巴的学者,在礼部主持翻译院任教,与婆罗洲画匠一同讲学,掀起大明“百语进京”风潮。

        京师内外,百业兴旺,千舶入港。

        太医院公开发布种痘术手册《人痘接种考》,推广至全国府县;

        钦天监联合数学院编制《大明农时历法》,首次普及“昼长日照表”与“寒热气候分段”;

        文渊阁则设“校书局”,聘请天下书匠抄校、雕版、铅字印书,年印图书百余种,流传九边四域。

        一位辽东来的少年读书人在《成化纪实》序言中写下:

        “今日之大明,文似汉唐,制法似秦汉,商贸似日不落,诸国来朝,世界五洲之书,皆在京城可读,九天十地之人,皆愿学我中华礼仪。”

        而这一切,皆因一场成化新政的开始。

        年轻的皇帝,在一个老人的引导下,以民为本,以学立国,以商济政,以海图强,带领大明走进了一个将以文明、学术、航海与金融主导世界的时代。

        自那之后,大明皇帝的寝宫中,不再是山水美人图,而是一幅由纸笔、火药、航图、契券与诗书交织而成的巨幅山河图卷。

        第1043章新的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