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帝国真正迈入现代的起点。
.......
成化八年,大明科学院物理院与火器院联手,成功复刻欧罗巴炼金术士赫鲁南所述“火风引动之器”,以燃煤生火、水气鼓轮,推动金属活塞往复。
这便是,蒸汽机的雏形。
初名“火车机”,后改称“火轮机”。
最初仅用于水车灌溉、鼓风冶铁,不足为奇。
然至成化九年,江南织造行尝试将其装配至纺纱机轴,顿时一机代百工,引发“织造大转”。
随后,户部与工部联手于苏州、杭州设立“大明蒸轮局”,推行“蒸汽带动机关制造”政策,掀起第一波“机器化工坊”之潮。
成化十年,工部铸船司打造出首艘装配火轮机的“铁身龙舟”,全船以铆接铁骨为架,蒸汽轮桨为驱,舟行破浪千里,朝发泉州、暮抵琉球。
这一年,被后世史家称为“大明海铁元年”。
同时,大明科学院增设“机关制造院”“热力研术部”,研究齿轮传动、金属压制、蒸汽控制等要术,开启系统性机械技术教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