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在出猎途中就被仇人许贡的门客刺杀,重伤身亡,终年二十六岁。孙策死前,遗命其弟孙权继位,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仅以四年多时间就攻占江东六郡,开创了孙吴建国的基业。
时人对孙策评价颇高,认为他勇谋兼备、善于用兵但郭嘉却认为孙策轻率而无防备,终将死于匹夫之手,两晋时期如陈寿、傅玄、孙盛等人盛赞孙策的勇武与才略,平定江东,任用贤能。
后世学者同样认可孙策的功绩,倘若他能活得久一点,定会成为曹魏心腹大患;但仍有人认为孙策虽勇武有余,却以身犯险,缺乏君王风度。)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司徒袁汤之孙,司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袁术年少时被举孝廉,历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祸乱时袁术为后将军,后任南阳太守。
初平元年,袁术跟随其兄袁绍共同讨伐董卓。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
初平四年,又率领士兵在九江击杀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刺史,兼称徐州伯。
建安二年,袁术利用编造的符命在寿春自立为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
但由于袁术部下人心不稳,战场上又被吕布、曹操所败,于是将皇帝称号送给袁绍,自己则去投奔袁绍之子袁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